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报告全文两次提到“文化旅游”,这是旅游业内容首次被列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之前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没有关于旅游的论述,本次入选,虽然字不多,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

回顾自2017年至今的五年内,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旅游的高度关注和重点指示,给了文旅人很大鼓舞,令文旅人能发挥好旅游带动作用,将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文明旅游推向新高度,更是指明了发展方向,让我们看到更多机遇。

 

2017年10月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

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如果市场趋于饱和,要提前采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

为探索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尤其是“资源变资产”的提出,为乡村运营找到了新的解决出路,让乡村新型集体经济能得到有效提高。

乡村旅游依托的是村庄本身的自然、农业和人文资源。在经营村庄的过程中,以整合资源要素为核心,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村庄空间和村庄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土地、山水、森林、河流、草原等)与人力作用资本(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及相关延利资本(如村庄道路、桥梁、人名地名冠名权、广告设置使用权)等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对村庄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以实现村庄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2020年5月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性开发

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护、管理好文物的同时,也要加强研究和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地要想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就必须正视并探索解决过度商业化的方法。

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可以率先启动商业改良和文化复兴计划,促进观光向创意生活体验层次升级,谋求适度商业化、理性商业化。在具体策略上,则可以采取规模控制、质量监管、文化展演、节庆事件、时间管理、空间管治等。

 

2020年9月总书记对“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最早表述

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提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关键词: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不仅能为文化和旅游产业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更多元的素材、更具体验性的产品和更值得回味的旅游记忆,同时也是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既需要物质层面生活消费品的有效供给,也离不开内容丰富、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文化和旅游产品的提供。

文旅深度融合有助于以文化创意和文化资源挖掘为动力,优化现有旅游业供给结构,推动文化主题餐厅、文化主题酒店、文化民宿、文化度假目的地、文化创意产品、旅游演艺、文化旅游综合体、文化街区等文化主题业态和产品壮大发展,引导资金投向以文化休闲、体验、度假等为特征的旅游新消费领域。

 

2020年10月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增强文化旅游内涵

总书记视察牌坊街时嘱托: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旅游。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让人们受到更多教育。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更新

在当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构成的宏观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对其圈养,真正的保护是让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生机,为现代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城市文化脉络的空间。历史文化街区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即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在于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价值。国外的很多城市早已认识到历史街区的重要意义,纷纷将其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开发,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并将之作为推动老城复兴的重要手段。

 

2020年11月沿线文化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期促进中国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沿线地区文旅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手段。

国家文化公园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存在产业基础、动力因素、要素互动、价值创新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基础条件。文旅融合是文化公园建设和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通过文化公园建设,把中国文化的精髓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让游客在游览娱乐中感受中国优秀文化,这是活化利用文物、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国家文化公园需要“文化+”产业跨域融合发展,提高跨域融合水平、培育跨域融合品牌,打造文化创意融合带,构建全域统筹、区域协同、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2022年1月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镇保护

总书记到平遥调研时指出: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关键词:古镇旅游的统筹发展

过去的古镇过度的强调旅游与商业,形成了过度的商业化,导致生命力越来越弱,不管是丽江古镇、凤凰古城、周庄、同里都变成了古镇商业化的代名词。

但事实上,商旅文产都各有特色,其中文化是气质,可以给人予独特的记忆;旅游是玩法,可以形成停留时间;商业是消费,可以产生价值;产业可以是品牌、文创、流量,是生存的活力。商旅文产融合是大策略,需要在顶层设计中给与最大的重视,这样古镇旅游的发展才能真正的走得远、活得久、价值高。

 

2022年10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中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文旅深度融合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边界逐步被打破,旅游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文化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灵魂和活力源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和旅游紧密关联。依托文化底蕴的旅游产业内涵将更丰富,体验更深度,而旅游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赋能文化产业,助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更加突出,文创、资本、科技作为新动能,促进文旅融合业态更充分和更丰富。未来五年,文旅产业发展依然大有可为。

当下,旅游业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作为幸福产业之首的旅游业,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要求的有效产业和工具。在这个新时代的关键时刻,旅游业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做好旅游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重点课题!

 


 

内容来源丨镜鉴

首页    行业新闻    这五年内总书记关于“旅游”的论述,带来哪些机遇点?

这五年内总书记关于“旅游”的论述,带来哪些机遇点?

浏览量:0
收藏
创建时间:2022-11-09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