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位于山西和内蒙交界处,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直至今日,大同到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建于明朝,古称参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杀虎口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拥旄为汉将 汗马出长城
杀虎口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的主要通道,被誉为“京都锁钥”、“三晋门古”、“九边总汇”、“南北通衢”。
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古称参合口的杀虎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至明朝隆庆五年,康熙亲征北方,这里才改叫“杀虎口”。
“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敌骑入幽并。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书始断绝,刁斗昼夜惊。
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旌……
”
这首《霍将军出塞》书写西汉名将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往事,霍去病曾由杀虎口一带出征。
握手一长叹 泪为生别滋
清初,长期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的战争,造成北方长城以内生产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西口”(泛指出长城西部各口去内蒙古西部各地),去归化“觅食求生”。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紧紧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一曲《走西口》,吟唱出的场景和情绪化为杀虎口的另一重底色。
《走西口》有民歌和戏曲,版本很多。
二人台剧目《走西口》情节完整,说的是咸丰五年,山西农民太春新婚不久,为生活所迫要出走口外,妻子孙玉莲挽留不住,反复叮嘱,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事事提醒,叨唠之中满是牵挂和不舍。
“
歇歇你平地歇,你不要靠崖头,
恐怕那崖头倒,压在你崖里头……
吃饭要吃熟,生饭不美口。
你吃下肚疼脑热,该叫人家谁侍候……
一不要抽洋烟,二不要贪耍钱,
学下那劣毛病,恐怕你受可怜……
五云堂玩艺班戏文光绪十一年版
”
河海逢清晏 荣光织锦文
杀虎口,不仅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是中原与蒙古、俄国等贸易的必经之路、晋商的发源地,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在清朝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
杀虎口边上的右玉县博物馆大厅就有巨幅油画展现清代杀虎口的繁华昌盛,楼台相连、商旅如云。
杀虎口税关成立于顺治七年(1650),年平均税银13万两白银,那时流传这样顺口溜:
“
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
南有绍兴府,北有杀虎口。
先有杀虎关,后有包头城。
”
可想而知,当年杀虎关收入是多么丰厚!才有日进斗金斗银之说。民国17年(1928)阎锡山在此增加关税,商客苦不堪言,随后逐年冷清,最后关闭。
杀虎口是本尘封的书
记载着烽火狼烟、晋商辉煌
见证过民族兴衰、人间悲欢
沧桑岁月使杀虎口更显气节风骨
内容来源丨丝路民俗记忆 新华每日电讯
巍巍杀虎口 西口雄风今犹在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官方微博
官方视频号
今日头条
文旅中国号